【裝備】坐墊選擇 Saddle Selection
坐墊是影響騎乘感受很關鍵的部品之一。單車坐墊不像機車或汽車坐墊,單車坐墊接觸人體的面積小,單車騎士還必須坐(高手說只是靠)在坐墊上雙腿不斷踩踏運動。因此一個不合身的坐墊會讓人因為坐骨被壓迫的酸痛導致坐不住騎不久,甚至摩擦大腿內側造成燒襠。另外近年來被大家注意的問題是騎車時身體的應力反覆與坐墊壓迫到會陰部位,使得供應到會陰神經的血氧減少,進而造成麻木刺痛的感覺。所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坐墊對準備長時間騎車的騎士非常重要。
我先試了原始版本的 Power。騎了50多公里後開始感覺坐骨微微痠痛,過程中也會意識到坐墊跟臀部大腿的摩擦壓力。研究了一下坐墊造型,Power後半部較寬且弧度略平,雖然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力,但在大腿伸展踩踏至低點時,大腿根部後側有較明顯的壓力,另一個是這款坐墊的鼻部在騎乘時也有一點摩擦感。
在歸還坐墊前從網路上搜尋其他車友的評論時發現有人提到新版 Power Arc 修改的前一代Power 的一些問題。在車店實際觀察也可以明顯看出差異,所以就再借了 Power Arc 來測試。
中空鈦合金座弓,FACT™複合碳纖維底殼,2級坐墊填充物。143毫米(193克),155毫米(199克)。
做為Power的後繼款,Power Arc收窄了坐墊鼻頭,在墊翼處加入了弧彎設計,為了在各種騎行姿勢乘坐都能獲取更好的舒適性與貼合度。
試用的感覺是舒適度與Power不相上下,但坐墊似乎隱形了,大腿內側跟後側頂肉的感覺消失了,恰恰好修正了原始Power坐墊給我的不適感。
Power Arc 是勝在它的無感,畢竟能夠在運動時貼合身體而又能提供足夠的支撐才能達到無感。我沒選一級的 S-works 坐墊,原因很簡單:省錢。二級 Pro 跟一級 S-works 的差異在坐弓採用稍重的鈦金屬,我想乘坐體感應該相同。
不過一個坐墊還是要使用一段時間 Run 開後再來評斷。我想 1000 公里後再來寫一篇使用心得好了。
不過大部分人買的成車連坐墊都配好了,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次自己組車,坐墊可以自己決定。但坐墊品牌型號一堆,每一種都說自己很棒很舒服,到底要怎麼選?
Try before you Buy
試了再買,這不是廢話?Costco一堆人都在『Try before you Buy』。每個人的體重不同、臀型也不同,甲坐得舒服,不代表乙拿來坐也有相同感受。加上一個有點品牌的坐墊也不會只有幾百塊,因此在買之前一定要試坐過。
雖然想多試一些坐墊後再來挑選,不過現實的狀況不是這麼理想。實際碰到的問題是
雖然想多試一些坐墊後再來挑選,不過現實的狀況不是這麼理想。實際碰到的問題是
- 你想試用的坐墊沒有店家願意提供試用(有的要付租金)
- 測試的里程跟時間不夠:想徹底瞭解一個坐墊,不是坐著繞巷子兩圈就能瞭解,除非它很不適合,兩圈內你就知道。我看網友的建議是騎個100公里來瞭解長時間壓迫後身體的反應,其實蠻有道理的,如果平常騎車的里程是30公里,買什麼坐墊應該都沒差,屁股還沒痛就到終點了。
以上兩點加起來就是要有店家願意『無償』『借出』測試坐墊至少『一天』。這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幫忙組車的店家既然已經收了不少小朋友,當然就是我們商借的第一目標。店家除了Cervelo,另一個銷售主力品牌就是Specialized(俗稱閃電牌)。Specialized有點類似捷安特,產品內容豐富,坐墊也包含在產品線內。
Specialized 『Power』 vs 『Power Arc』
Specialized 的坐墊大概分成四級:S-works、Pro、Expert、Camp。價格差異來自於坐『墊底殼』材質跟『坐弓』材質。車店推薦的是最近流行的短坐墊 Power 系列。我先試了原始版本的 Power。騎了50多公里後開始感覺坐骨微微痠痛,過程中也會意識到坐墊跟臀部大腿的摩擦壓力。研究了一下坐墊造型,Power後半部較寬且弧度略平,雖然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力,但在大腿伸展踩踏至低點時,大腿根部後側有較明顯的壓力,另一個是這款坐墊的鼻部在騎乘時也有一點摩擦感。
在歸還坐墊前從網路上搜尋其他車友的評論時發現有人提到新版 Power Arc 修改的前一代Power 的一些問題。在車店實際觀察也可以明顯看出差異,所以就再借了 Power Arc 來測試。
Power Arc
Power Arc(測試坐墊) |
做為Power的後繼款,Power Arc收窄了坐墊鼻頭,在墊翼處加入了弧彎設計,為了在各種騎行姿勢乘坐都能獲取更好的舒適性與貼合度。
試用的感覺是舒適度與Power不相上下,但坐墊似乎隱形了,大腿內側跟後側頂肉的感覺消失了,恰恰好修正了原始Power坐墊給我的不適感。
左:Power Arc / 右:Power |
Power(測試坐墊) |
最後決定:Power Arc Pro
不過一個坐墊還是要使用一段時間 Run 開後再來評斷。我想 1000 公里後再來寫一篇使用心得好了。
殘念
除了Specialized,我原本也想試試 Giant 新款的 New Contact SLR,原因是目前我坐舊款 Contact 還算習慣,Giant New Contact SLR 底座跟坐弓都是碳纖維,重量比 Power Arc Pro 輕,價錢也比較低。但還是卡在借坐墊麻煩而打消念頭。[更新]
2019.02.11
剛好看到兩篇選座墊的文章
留言
張貼留言